风险告知书
欢迎访问中京商品交易市场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信息 > 正文

借力环保“东风”,废钢成“香饽饽”?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27    点击: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持续火热,据公安部统计,截至今年9月份,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高达678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动力电池的退役量也在逐步攀升。目前我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已进入报废回收阶段,其中全车重量占比近7成的废钢材料,却成了各大回收厂商的抢手货。
 
废钢回收火了!
 
众所周知,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物排放大户,今年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引导下,促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成为重点改革项目。
 
 
而废钢作为一种可无限循环利用的绿色再生资源,是唯一可替代铁矿石的炼钢原材料,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作用极大。
 
理论数据表明,用废钢炼1吨钢可节约铁矿消耗1.65吨,标准煤350千克,降低CO2排放1.6吨,固体废弃物排放4.3吨。
 
也正因如此,在钢铁行业环保限产政策推动下,废钢市场“大时代”提上日程。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废钢利用量达到3.2亿吨。
 
当前,我国废钢主要来源于汽车、机械、建筑材料报废之后产生的废钢铁,又称折旧废钢,依赖专门的回收机构回收。其次,亦有部分废钢来自于企业自产所得、工业加工生产所得以及进口所得。
 
据卓创资讯统计,今年1-9月份,国内废钢的总供应量约为2.12亿吨,同比增长13.5%,其中1-9月份折旧废钢1.1亿吨,同比去年增幅16%,是废钢供应的主力军。从废钢消耗量来看,今年1-9月份废钢总消耗量约2亿吨,同比增幅31.2%。
 
废钢市场日渐红火,新能源汽车报废回收迎来发展春天。深圳乾泰技术有限公司报废车业务营销总监谢光剑表示,今年截止到目前10月份,公司已经完成了约2000台的拆解数量,相比于2020年,已经不止两倍。
 
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显示,2020年我国废钢总供应量为2.60亿吨,同比增加约2000万;2020年全国废钢铁消耗总量2.60亿吨,同比增加6500万吨。由此可见,需求端增速明显加快。
 
而今年以来,也依旧如此。从1-9月份废钢消耗数据看,国内废钢总供应量同比增长13.5%,总消耗量同比增幅为31.2%,其远大于供应量增速。
 
其次,因工信部明确表示今年将压减钢材产量,预计今年粗钢产量可能比去年有小幅下滑,因此自产废钢的产出很难有增量。预计未来废钢市场供需将逐步趋于紧平衡。
 
钢铁企业纷纷进军废钢市场
 
2021年1月1日起,《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新标准颁布在促进钢铁行业优质再生钢铁原料的循环使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废钢产业链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了解,废钢经回收、加工、贸易最终成为转炉和电弧炉冶炼原材料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相较于此,中游废钢加工环节存在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且有政策鼓励。截止到2020年12月,工信部已经累计公告了八批符合准入条件的废钢回收加工企业共479家,废钢铁加工能力约2亿吨,占我国废钢消耗量的七成以上。
 
其中,华宏科技是A股废钢加工设备龙头,每年生产销售设备在1000台以上,同时拥有东海华宏和迁安聚力两大废钢回收加工基地,废钢加工能力共80万吨。
 
2021年上半年,公司废钢加工设备订单量实现较快增长,废钢加工及贸易业务也实现新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再生资源加工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88%;再生资源运营-废钢及报废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4.19%。
 
同样,废钢产业发展也为下游钢企提供重要机遇。目前,一些大型钢铁企业纷纷进军废钢市场,包括沙钢、华菱、马钢、鞍钢等一批钢企通过收购、投资、控股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废钢资源控制,稳定废钢原料供应。
 
早在前几年,沙钢集团旗下控股公司就与中国再生纽维尔签订废钢线设备采购协议,增加废钢的收购和利用。此外,鞍钢集团花两年时间分别在总部和朝阳兴建两个百万吨级废钢加工基地均已投产。
 
去年8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涉足船舶拆解业务,其一级子公司欧冶链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与另外两家公司合资设立欧冶链金(靖江)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打造以船舶拆解为核心特色的金属再生资源产业升级版样板基地,预计实现年加工配送废钢铁150万吨,供应各类合格废钢规模达300万吨。
 
今年1月,华菱钢铁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华菱集团高度重视并积极布局废钢回收、加工、配送、利用领域,在湘潭等区域已经设立了废钢回收加工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钢铁企业对废钢价格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其可以在钢企需要废钢或者本身厂内废钢量较少时会提高废钢收购价格。然而,对于废钢回收加工企业而言,则将需要扩张以处理更大数量的废钢,并提高效率以提高盈利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所转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如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处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铝价终于跌了,铝加工行业的“好日子”来了吗?
下一篇:80家钢厂再次全面下跌!

分享到: